此文章來自於奇摩知識+ 如有不適請留言告知撤除

標題:

石油上漲的真正主因為何?

發問:

石油上漲的真正主因為何?有傳言為人為操作,石油公司刻意把價格拉高,到底是不是?害全球物價也飆漲,各位大大可以告訴我原因嗎?

最佳解答:

綜合〈油價自我實現式上升〉(陳茂峰,香港《明報》,B06 /經濟版,2008-06-30 )以及〈鐵幕下的石油博弈〉(黃秀麗,香港《信報財經新聞》,P34 / 國際潮版,2008-06-28 )兩篇文章的闡述,石油價格高居不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論點: 一、供需失衡論:國際上對石油的需求有增無減,尤以新興工業國家例如印度、中國等巨大市場需求為甚。以中國為例,經濟改革帶來了奇蹟,但以製造業為主的經濟發展,需要「工業血液」(石油)推進,由於國內能源儲量有限,故從1993年起中國已由石油淨出口國變成淨進口國,對外能源依存度日益加重。 另一方面,石油的供應彈性極低,生產不能短時間內急速增加,導致全球石油供需失衡,而石油替代品的有效取代尚須一段長時間才能見效,在此背景下,國際油價不斷攀高,屢創歷史高位。 對於國際社會不絕於耳的增產要求,國際石油組織(OPEC)在6月24日提交歐盟的一份報告中回應,未來全球對於OPEC原油的需求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為增加投資帶來困難。OPEC會員國之一的阿聯酋是該組織內少數有能力增產的國家,但該國石油部長哈米利本月於吉達國際能源會議後卻表示,全球原油市場供應充足,意即其實毋須增產。 二、投機炒作論:OPEC多次申明原油市場的供需平衡,甚至供過於求,認為金融市場的投機活動才是真正導致油價波動的元兇。據統計,目前活躍於石油期貨市場有約七千個對沖基金,佔總交易量六成。國際石油供應增長緩慢相對需求增長持續,加上部分科學家預料石油生產巔峰(即所謂「油峰」)已過,能源將逐步枯竭,這些都成了國際游資熱錢炒賣期油的缺口。 但另一方面,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及法國石油工業聯盟主席卻一致認為,油價高漲乃因全球對原油的供給長遠而言不能滿足持續上升的需求所致,其實與金融市場投機者無關,解決方法是增加產量以達平抑油價,將問題拋回給產油國。 三、油價補貼論:許多國家政府對於國內油價設定上限,進行隱性補貼,變相鼓勵使用廉價石油,造成民眾普遍浪費,導致消耗量持續增加,推高全球價格。例如馬來西亞每年石油補貼約170億美元,比用於教育、國防及國民健康支出總和還多;而中國2007年石油隱性補貼更超過2200億元;委內瑞拉國內由於供應量遠大於需求,加上政府規定,石油價格長期處於低位,以致該國內石油生產商幾乎以所有出口收益補貼巨大內需缺口,因此缺乏資金進行再投資,結果是產量愈見下降。故此,這些國家應該取消油價補貼,提高價格以抑制消費及增加盈餘進行再投資。 四、地緣政治論:另一觀點則認為,地緣政治因素才是真正刺激國際油價上漲的原因。伊拉克局勢持續不穩、全球第四大石油輸出國的伊朗因核計劃與西方形成緊張局面、第八大石油輸出國尼日利亞的武裝騷亂、阿爾及利亞的叛軍攻擊和罷工等等,這些位處石油生產心臟地帶的國家形勢,或加重心理恐慌,或導致石油減產,均直接或間接造成國際市場石油價格的波動。這問題屬於全球社會,非單一國家或組織能夠解決,因此油價理應繼續上升,誰也無能為力。 個人比較傾向第二個論點,也就是油價屢創新高,很大比例是「投機炒作」的推波助瀾。根據OPEC 報告,2007 年全球石油實際需求每日約8580萬桶,實際供給每日8520 萬桶,需求缺口為0.62%,不算嚴重。同期國際石油價格從年初的每桶61 美元,漲至年底的每桶95.98 美元,漲幅超過35%,供需關係明顯不能解釋這個升幅。OPEC 報告指出,去年2 月份,紐約商品交易所石油期貨交易商的淨長倉合約每日不足2 萬手,可是到7月份,卻增至每日12 萬手,即每日1.2 億桶,約為全球每日石油需求的1.3 倍。期貨交易量遠超現貨需求量,估計真正成交合約僅僅佔總交易量40%,其餘的都是炒作資金。 此外,過去20年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時期,亦是中國對能源需求最旺盛的時期。今天新興市場學習中國倚重工業發展,對石油需求有增無減。由於憂慮油價再度急升,市場已逐漸形成「預期價格」的主觀期望,驅動油價形成「自我實現」的上升。油價泡沫不斷放大,只怕一旦全球經濟因高油價而衰退時,人們又要一次面對泡沫破裂的金融大震盪。

其他解答:

這裡有你要的答案 WWWTS777。NET|||||證券開戶推薦的這一家是很多網友都蠻推薦的,若不相信的人可以到各大部落格甚至奇摩知識+爬文,就知道很多人推薦這一家證券公司了。 除了手續費2.8折以外,新光證券所提供的看盤軟體是可以支援當紅的智慧型手機iPhone,這也難怪為什麼這麼多網友特別推薦這一家新光證券。 複製網址前往了解! http://product.mchannles.com/redirect.php?k=293b9314f57f8ad80317627a0848e28a&uid=|||||很多經濟學家認為,目前石油漲價並不像許多人認為的那樣嚴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國際石油交易以美元進行,近2年美元持續貶值,是石油價格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只要有強勢美元(目前美國次級房貸而經濟衰退如何有強勢美元),加上美國布希的金主是石油大亨,年底美國總統大選,布希會管管油價(這是布希選舉奧步)。很多經濟學家認為到年底以前會降到100美元|||||這題我之前已經有回答過囉~ 目前國際油價一直不斷的再創新高, 國際油價從2007年57元美元到目前的144元美元, 主要來至於三大因素, 全球需求增加,供應吃緊:全球新興市場崛起,以至於需求逐漸向上提升,新興市場中又以中國與印度需求最為大增, 但是OPEC對於目前油價高漲,還是已表態不願意增產為主見。 美元持續疲弱:以美元匯兌新台幣為例,2007年是1:33,2008年是1:30,假設你去年用3300萬台幣換了1000萬美元,但是到了今年換回來變成3000萬台幣,中間損失了300萬,你會不會心疼?更何況石油每天交易量是幾百億台幣在算,所以中間損失的部分,當然需要用提高價格來做補回。 投機炒作因素:做個簡單的舉例,當你知道某樣東西價格將要持續往上,你會不會把錢轉往裡面投資?? 還有可以看國際期貨盤,這個圖我有,只是不知道怎麼用上來,有機會私下來再給你看。 其實目前油價從基本面看還是會持續往上,因為石油會用完, 不過因投機買盤隨時會獲利了結會有大幅修正出現, 所以在2008年投資能源與原物料必需戰戰兢兢, 沒有任何事會一直持續的好,一定會有低才會再創更新高。|||||石油上漲 是因為OPEC組織在炒作 根本不是因為印度跟大陸需求量增加 印度跟大陸人本來就這麼多 怎麼可能短短幾個月 需求量增加 難道大陸跟印度1歲就可以騎車跟開車嗎?? 物價也是 小麥需求量增加40% 難道是有人多吃了40%的小麥ㄇ?? 國外一樣有風災 一樣有暴動 一樣有戰爭 這是在好幾年前就已經發生的事情 但是石油也沒漲 物價也沒帳 難道現在打 就一定漲ㄇ?? 所以我是覺得 這是沒有答案的|||||台灣市區公車系統以及捷運和鐵路都不錯發達?? 離開了台北 高雄 台中 等大都會地區 你就不會覺得台灣的市區公車系統以及捷運和鐵路都很發達 台灣有許多地方是一小時才有一班公車 也有很多地方是公車 火車到不了的 更別說現在 只有台北 高雄有捷運 如果我住在台北市 在便利的大眾運輸系統下 我絕對不買車 因為養一部車 比養一個小老婆還要貴 但是因為我不住台北 如果我沒有汽車代步 每天光是上下班就要多花3~4個鐘頭 你能想像嗎?? 台灣城鄉交通資源差距如此巨大! 以上意見 絕無指正任何人的意思 只是提供給住在大城市的朋友 了解庄腳人的悲哀|||||石油主要有2大生產團體,說真的叫什麼我忘了,之前非凡有研討過!! 2大生產團體.分別為1-中東國家,2-歐美俄....等 油價會漲是因為非主要的石油生產團體2-歐美俄....等ㄉ油田因之前開產太多太快,導致現在油田枯萎所剩不多, 而主要ㄉ石油生產團體也是佔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比例的中東國家,也知道時有所剩不多,現在採以量制價,每月生產固定ㄉ配額已達到最好ㄉ價格, 而另一方面又因新興市場ㄉ崛起,如中國大陸,印度...等,因為這些國家ㄉ崛起而照成了更多人使用汽車,家電...等等,這些都得靠汽油才能行使或者是靠油發電..等因素,你自己想想起前中國大陸有幾部車啊??現在多到會塞車!! 因為採以量制價,每月生產固定ㄉ配額,所以才會照成各國搶油,油價一直創新高!!|||||真正的原因很難一概而論,只是提供一些思考方向: 除了OPEC(石油輸出組織)對石油油源的控制外,加上世界過多 成本低廉的資金競相尋找投資或投機的標的,造成的影響。其 中不乏人為操作,但最大的原因在所謂的原本落後的國家如中 國大陸、印度、中南美洲、俄羅斯、東歐等各國的快速發展(經 濟迅速成長),背後的物資需求商品原物料,如石油、農作物... 幾乎都是過去需求量的倍數成長。當物資供應無法迅速調整 時,便造成通貨膨脹(需要用更多的貨幣去購買同樣數量的原物 料,以維持快速成長的動能)。所以此波整體商品物價提升是全 面性的,而非過去只在某幾種商品上,試想當世界有超過二十 億的人有能力要求過比以前更好的生活、更好的享受時,東西 就那麼多,價格會不漲嗎?否則大陸、印度那種二位數字的經 濟成長率要怎麼來?還不是拿商品物資轉變來的。想當然爾, 一定不是靠服務業成長來的。所以在全球尚未真正轉型完成時 苦日子還很久要過。(全面性通貨膨脹~就目前經濟理論中,似 乎尚未有模型可以處理類似的危機。) 2008-07-04 03:01:58 補充: 另外尚有貨幣計價貶值的問題。 因為次貸風暴導致美國經濟衰退造成美金貶值,美金兌換歐元從歐盟成立接近1比1,至現在1.55比1貶值超過50%。 石油等商品物資在國際市場多以美金計價,所以同樣的購買力價格當然會造成商品價格的上揚。 國際游資氾濫,像日本資金的借貸成本扣除通膨幾乎是負利率。意指今年向銀行借100元,明年不需要還100,可能只需還98元(實質購買力)。稍有財經背景的或投資管道的人士或投資機構,會向借款出來尋找另外的投資管道,自然容易造成國際投資工具非理性泡沫過多資金追求同樣數量的商品價格自然會上揚。|||||石油上漲的主因是美國,攻打伊拉克,造成油源供應大亂,世界的投資者看準了這能源市場又加以炒作,所以 石油才一直的上漲,沒有下跌的可能

此文章來自於奇摩知識+ 如有不適請留言告知撤除

71BF93AA82B175EC
arrow
arrow

    xll17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